【精品赏析】窑变釉镗锣洗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,窑变釉瓷器因其色彩斑斓,釉面光滑莹润而深得藏界的垂青。窑变釉,顾名思义,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。它本出于偶然,由于形态特
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,窑变釉瓷器因其色彩斑斓,釉面光滑莹润而深得藏界的垂青。窑变釉,顾名思义,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。它本出于偶然,由于形态特别,人们又不知其原理,故称为“窑变”。俗语有“窑变无双”,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,独一无二。
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。最初,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,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,往往被砸碎。明代时,人们还是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,因此窑变被认为是“怪胎”,统统销毁。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出来的窑变釉瓷也是多被捣毁。
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深入,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,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,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,甚至有了“娃娃面”、“美人记”之类的美称。窑变釉又因其形态极美,或如灿烂云霞,或如春花秋云,或如大海怒涛,或如万马奔腾,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。如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,可谓变化莫测,鬼斧神工。到了清代,尤其是清雍正、乾隆时期,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,甚至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。
据《南窑笔记》载,清代生产的窑变釉,虽入火使釉流淌,颜色变化任其自然,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,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,较好的控制火候,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。著名的如康熙郎窑红、豇豆红、苹果绿等品种。这件窑变釉镗锣洗即为一件窑变后的“天工”造物,镗锣洗为清中期典型宫廷文房用具。因其形似镗锣而得名。此洗敛口,矮扁腹,浅圈足。造型小巧精致,线条流畅。内壁、外底部施哥釉,外壁施豇豆红釉,娇艳粉嫩,釉面光洁明亮,玻璃质感强,宛如豇豆之红色,此发色为少见的大红袍品相,且保存完好,十分少见,仅见北京故宫所藏的一件清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的发色可与之媲美。
豇豆红釉为清康熙时期新创的名贵红釉品种,由于所施铜红釉敏感易变,其呈色半由天成,经常隐现深浅不同的斑点,正所谓“满身苔点,泛于桃花春浪间”、“莹润无比,居若藓若暗之间,妙在难以形容也”。清中期豇豆红制器,常为八件一套,因该釉种烧造难度极大,故专供宫廷御用,且多施于文房小品之上。若色美者成套陈设,颇感震憾,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。历代御窑制器中,惟豇豆红者品相悬殊,且民国时期大量仿制。可见其深受皇帝推宠,历史地位非同凡响,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不重视清代收藏的日本藏家亦将其视为珍宝,称其为桃花面之传说。
文章来源:《精品》 网址: http://www.jp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0925/577.html
上一篇:养花养个菊中精品,‘绿牡丹’仙女之姿,仙气
下一篇:海南精品旅游线路推荐